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
以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贯通融合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世界热文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3-05-10 15:26:10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是高质量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产业是发展的核心支撑,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链有机衔接与交叉融合,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作为经济大省、人口大省、文化大省和生态大省,河南省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5位、人口数量和地上文物资源总量分别居全国第3位、第2位,具备探索实践中国式现代化河南路径的条件优势。

河南是中部地区首先提出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省份。“十四五”以来,河南省瞄准打造国家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出台了人才发展、科技创新等一系列政策和规划,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整合重组实验室体系,提升创新源头供给能力,全省科技创新取得历史性突破和跨越式发展。2022年,河南省全社会研发投入突破千亿元大关,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600亿元,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提高12.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33%、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增长28%。对标国家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要求,我省仍然存在创新能力和高端人才缺失、产学研用协同发展不足的短板瓶颈,急需聚焦高质量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加快推动人才链和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贯通融合,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系统,实现以人才链促进创新链、以创新链服务产业链、以产业链集聚人才链,打造成为国家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智慧引擎”。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紧扣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提升硬核科技原创力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河南省拥有40个工业大类、197个工业中类,是全国产业体系最完整和工业门类最齐全的省份,制造业规模稳居全国第5位,拥有装备制造、现代食品、节能环保、智能电力等一批万千亿级产业集群。但与粤苏鲁浙等制造强省相比,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河南省产业基础薄弱、地基不稳的问题仍然突出,特别是在科技创新能力、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产业安全和龙头企业带动等领域存在明显短板。

推进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强化战略科技力量,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全面建设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创新链,离不开创新平台、创新企业和创新基础设施的支撑。一要强力推进产业集群创新平台建设,跑好“开头一公里”。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发挥我省产业优势,依托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和科研优势突出的高校、科研院所,集聚整合相关科研力量和创新资源,重塑整合实验室体系,加快建设技术创新中心、中试基地、产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探索重大创新平台科研成果“沿途下蛋、就地转化”机制,推动重点产业共性关键前沿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二要强化协同联动、开放共享,合理有序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以学科集中、区域聚集、全省一盘棋为原则,聚焦种业、激光、材料、量子信息、生命科学等重点学科领域,合理有序布局建设一批影响未来产业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争取更多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科学装置在我省布局建设。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等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三要强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应用,打通“最后一公里”。建立“企业界出题、科技界答题”机制,通过“揭榜挂帅”发布企业技术需求清单,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研制突破,促进终端设备和集成系统与基础技术协同创新,建立上中下游分工协作新模式。以产业化需求为牵引,建设“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创业共同体,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协同开发“硬核科技”重大创新产品及推进产业化应用,实现市场需求、研发成果和产业供给有效对接。

二、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发展

聚焦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就是要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现实生产力。在产业链薄弱环节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将研发成果嵌入产业链供应链,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链优化升级、前瞻部署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新兴产业链,持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可控水平。一要打好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围绕我省重点产业集群建设的突出短板和弱项,强化科技支撑和应用示范,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传统产业提质升级技术攻关,积极开展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等未来产业技术研发,重点在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软件、产业技术基础等领域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持续提升技术“原创力”、成果“转化力”。二要培育壮大万千亿级产业链群。紧扣十大万亿级战略支柱产业集群和30个千亿级现代化产业链的技术需求,制定产业链断链断供风险清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清单等,确立战略支柱产业集群和现代化产业链技术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实施一批技术含量高、产业辐射带动性强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锻造一批“杀手锏”技术、颠覆性技术,巩固提升“河南制造”竞争力和影响力。三要培育壮大多元创新主体。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加大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培育集聚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用户流量、商业模式的链主企业、独角兽企业和创新型领军企业,带动产业链关键核心配套企业就近布局,打造“头部企业+中小微企业+服务环境”创新生态圈。支持在豫高校瞄准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积极稳妥发展交叉学科专业,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的多学科协同攻关。

三、以人才链贯通产业链创新链,完善“三链”融合保障体制机制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人才站在科技前沿、引领科技自主创新、承担国家战略科技任务,是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科技将帅人才培养和人才结构调整并举,构建“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全方位人才服务生态,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一要打造高水平产业创新人才蓄水池。制定实施更大力度的创新人才招引政策,紧盯产业发展需求,实施产业链人才开源行动,建设国际人才港、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等,面向全球引进院士及后备人才等战略科学家,力争获得一批领跑并跑的原始创新成果。加快推动智慧岛、中原学者科学家工作室等建设,定期发布关键核心技术项目攻关清单,吸引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揭榜挂帅”。鼓励发展产业专项人才定向培养,推行“特聘专家”“候鸟型专家”“云端工程师”等人才共享模式。二要强化青年人才和工匠人才队伍培育。实施青年科技人才培育行动和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建立面向未来的顶尖人才早期发现、培养和跟踪机制,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建博士后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实践基地,培育壮大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探索实行校企“双导师”制,设立“产业教授”岗位,联合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实施“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工程,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积极培育“大国工匠”,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三要构建优质人才系统和产才融合“生态圈”。

打好人才政策“组合拳”,对照先进地区关于人才引进、培养、管理、使用等方面的部署要求,充分赋予人才“引育留用管”自主权。优化科技人才激励政策顶层设计,完善惠及不同科技人才结构层次的激励政策,对符合条件的高层次科技人才颁发“人才服务卡”,落实各项优惠政策。聚焦高层次人才服务需求,以“最多跑一次”为目标,依托政务服务中心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政策申请、项目申报、生活保障等服务,系统构建人才创新创业全流程服务链条,打造热带雨林式科技创新生态圈。推动中长期激励机制落地见效,落实多要素、多形式参与分配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完善的职称晋升、职务提升、学术荣誉称号等晋升机制,健全科技人才职业生涯发展的长效服务机制。

【作者:李晓沛 李方琳 单位:河南省区域合作中心 本文系河南省社科规划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延安、安阳重要讲话精神委托项目“河南建设国家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研究”(2022DWT066)的阶段性成果】

标签: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